身上起风疹块可能与过敏反应、感染因素、物理刺激等有关,需针对具体诱因进行治疗。通常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或局部止痒药物缓解症状,日常需注意避免诱发因素。
一、原因
1.过敏反应
接触花粉、尘螨、食物(如海鲜、坚果)等过敏原,或服用青霉素、阿司匹林等药物后,机体产生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皮肤血管扩张和渗出。
2.感染因素
细菌感染(如扁桃体炎)、病毒感染(如流感)或寄生虫感染时,病原体代谢产物可能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诱发风团和瘙痒。
3.物理刺激
冷热刺激、日光照射、皮肤受压或摩擦等物理因素可直接激活皮肤内肥大细胞,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和红斑。
二、治疗方法
1.抗组胺药物
首选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阻断H1受体减轻风团和瘙痒,必要时可联用第一代药物如扑尔敏加强夜间效果。
2.激素治疗
急性重症患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注射液或泼尼松片,通过抑制免疫反应快速控制症状。
3.局部处理
炉甘石洗剂每日涂抹患处,或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缓解局部炎症反应。
三、注意事项
1.避免搔抓患处,穿着宽松棉质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左右以防刺激皮肤。
2.记录发病前24小时饮食、接触物及活动情况,帮助医生判断潜在诱因。
3.若出现呼吸困难、腹痛或喉头水肿等全身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反复发作超过6周者应排查慢性荨麻疹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