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鼻炎、高血压、血液疾病等病理性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常见原因包括空气干燥、鼻部损伤、鼻腔炎症、血压异常及凝血功能异常等。
一、原因
1.生理性因素
秋冬季节空气湿度低或空调环境干燥,易导致鼻黏膜水分蒸发,脆性增加引发毛细血管破裂。频繁挖鼻、用力擤鼻涕或外力撞击可直接损伤鼻中隔前下方的利特尔区,该区域血管密集且位置表浅。
2.鼻炎相关疾病
过敏性鼻炎患者因反复打喷嚏导致鼻腔压力骤增,急慢性鼻炎会引起鼻黏膜充血肿胀。鼻窦炎可能伴随鼻腔脓性分泌物刺激,长期炎症还可能导致鼻腔血管结构异常。
3.全身性疾病
高血压患者血管内压升高易致鼻腔后部静脉丛破裂,这种出血量较大且不易自止。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等凝血功能异常疾病,以及白血病等血液肿瘤,均可表现为反复鼻出血。
二、治疗方法
1.紧急处理
保持坐位前倾姿势,用拇指食指持续捏压鼻翼10分钟,配合冰敷鼻根部。若出血持续,需使用膨胀海绵或凡士林纱条进行鼻腔填塞。
2.原发病治疗
过敏性鼻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氯雷他定片。高血压患者需规范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等降压药物。血液疾病患者需进行专科治疗,如输注血小板或凝血因子。
3.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鼻出血,可采用射频消融、激光凝固等微创手段封闭出血点。鼻腔血管畸形者可能需行血管栓塞术或鼻内镜下电凝术。
三、注意事项
秋冬季使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在50%-60%,避免用力擤鼻或抠挖鼻腔。高血压患者每日监测血压,血液疾病患者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若单侧反复出血伴鼻塞、面部麻木,需警惕鼻腔肿瘤可能,应及时进行鼻内镜和影像学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