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肾虚肝郁是怎么回事?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肾虚肝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复合证型,多由肾精亏虚、肝气郁滞相互作用引起,通常与先天不足、情志失调、久病耗损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针灸推拿等方式改善。

一、原因

1.先天不足

肾为先天之本,若父母体质虚弱或孕期调养不当,可能导致肾精亏虚,伴随肝疏泄功能失常,形成肾虚肝郁的体质基础。

2.情志失调

长期精神压力大、情绪抑郁易怒会阻滞肝经气机运行,肝郁日久可耗伤肾阴,形成肝肾同病的病理状态。

3.久病耗损

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可能消耗肾中精气,同时影响肝的疏泄功能,出现腰膝酸软、胁肋胀痛等复合症状。

二、治疗方法

1.中药调理

常用疏肝解郁类药物如柴胡、香附,配合补肾药物如熟地黄、山茱萸。经典方剂可选择逍遥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具体用药需经中医师辨证后开具。

2.针灸治疗

选取太冲、肝俞穴疏肝理气,配合肾俞、太溪穴滋补肾精,每周进行2-3次针灸调理,有助于改善头晕耳鸣、月经不调等症状。

3.推拿按摩

沿肝经循行部位进行推拿,重点按摩期门、章门等穴位,配合腰部肾区穴位按摩,每日1次,每次20分钟为宜。

三、注意事项

1.情绪管理

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冥想、八段锦等方式缓解焦虑情绪,避免肝气郁结加重。

2.作息规律

保证子时(23:00-1:00)和丑时(1:00-3:00)的深度睡眠,这两个时段分别对应胆经和肝经运行。

3.饮食调理

适量食用黑芝麻、枸杞等滋补肾精食物,避免过量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肝火。出现持续失眠、月经紊乱等症状时,应及时到正规中医院就诊。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