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酸痛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肌筋膜炎、多发性肌炎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一、原因
1.生理性原因
剧烈运动或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可能导致乳酸堆积及肌肉劳损,表现为肌肉酸痛。例如跑步后腿部酸痛,久坐后肩颈僵硬。这种酸痛通常在休息48小时后缓解。
2.肌筋膜炎
肌肉及筋膜的无菌性炎症可引发局部肌肉紧张、压痛,疼痛可放射至周围区域。典型表现为活动时疼痛加重,触摸可发现肌肉内的激痛点。
3.多发性肌炎
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因免疫系统攻击肌肉组织导致肌无力、肌痛,常伴吞咽困难等症状。血清肌酶谱检测可见肌酸激酶显著升高。
二、治疗方法
1.生理性酸痛处理
通过局部热敷、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配合充分休息即可恢复。避免24小时内对酸痛肌肉进行重复性高强度锻炼。
2.肌筋膜炎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等外用药物。疼痛明显者可口服洛索洛芬钠片,配合冲击波治疗改善筋膜粘连。
3.多发性肌炎干预
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甲氨蝶呤片等免疫抑制剂控制病情。重症患者可能需要静脉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三、注意事项
1.运动后出现持续超过72小时的酸痛,或伴有尿液颜色加深,需警惕横纹肌溶解可能,应立即就医检测肌酸激酶及肾功能。
2.确诊自身免疫性肌病者应定期复查肌酶谱和肌电图,治疗期间注意预防感染。用药期间出现呕血、黑便等消化道出血症状需立即停药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