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康复训练需根据损伤类型及恢复阶段选择合适的训练方式,常见方法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平衡训练以及柔韧性训练等,需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
一、治疗方法
1.关节活动度训练
通过踝泵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具体为坐姿或仰卧位缓慢做足背屈和跖屈动作,每日3组,每组15次,有助于减轻肿胀并维持关节灵活性。
2.肌力训练
使用弹力带进行抗阻训练,如足内翻、外翻及抗阻背屈,每日2组,每组10次,可增强胫骨前肌、腓骨肌群力量,预防再次扭伤。
3.平衡训练
单腿站立训练从扶墙开始逐步过渡到闭眼站立,每次维持30秒,每日练习5次,结合平衡垫训练可提高本体感觉和关节稳定性。
4.柔韧性训练
采用毛巾牵拉法,坐姿伸直患腿用毛巾套住前脚掌向身体方向牵拉,保持30秒重复3次,可改善跟腱和腓肠肌紧张度。
二、注意事项
1.急性期48小时内避免负重训练,以冰敷和抬高患肢为主;慢性期或术后需循序渐进增加训练强度。
2.训练中出现刺痛或肿胀加剧应立即停止,并咨询康复治疗师调整方案。
3.佩戴护踝支具进行高风险运动,康复后期可结合慢跑、八字绕踝等动态训练强化功能。
4.骨折患者需在骨痂形成后开始康复,韧带Ⅲ度损伤术后4-6周开始被动关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