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上吐下泻可能是饮食不当等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胃肠型感冒等疾病因素有关,需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一、原因
1.急性胃肠炎
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发,胃肠黏膜受刺激后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常伴随腹痛、发热。
2.食物中毒
食用被致病菌或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毒素刺激胃肠道引发剧烈呕吐、水样便,可能伴有头晕、乏力。
3.胃肠型感冒
病毒感染累及消化系统时,除呼吸道症状外还会出现恶心、腹泻,儿童患者更为常见。
二、治疗方法
1.补液治疗
轻度脱水可口服补液盐,重度需静脉输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
2.止泻药物
蒙脱石散可吸附毒素并保护肠道黏膜,洛哌丁胺可减少肠蠕动但禁用于感染性腹泻。
3.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胃肠炎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病毒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
三、注意事项
1.呕吐后4-6小时内需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摄入米汤、稀粥等清淡流质饮食。
2.出现血便、持续高热、意识模糊或尿量明显减少时,需立即急诊就医。
3.腹泻期间避免自行服用强力止泻药,防止毒素滞留体内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