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为什么会出现气血不足?

王成阳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气血不足可能与脾胃虚弱、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可通过中药调理、调整生活方式等方法改善,需注意日常调养及规范治疗。

一、原因

1.脾胃虚弱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若长期饮食不规律或暴饮暴食,可能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影响水谷精微的吸收,进而造成气血生成不足。患者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等症状。

2.过度劳累

长期体力或脑力消耗过度,易耗伤人体精气,导致气血过度损耗而无法及时补充。此类人群可能出现乏力、心悸、失眠等表现。

3.久病体虚

慢性疾病或手术后身体处于虚弱状态,脏腑功能减退,气血生化能力下降。患者通常存在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等症状。

二、治疗方法

1.中药调理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四君子汤、八珍汤、归脾丸等方剂,通过补益脾胃、益气养血来改善症状。需根据体质辨证用药,避免自行滥用。

2.调整生活方式

避免熬夜及过度劳累,适当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

3.饮食调理

日常可适量摄入山药、红枣、桂圆等食物,搭配瘦肉、绿叶蔬菜,以补充营养,辅助改善气血不足。

三、注意事项

1.若长期存在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血常规、舌诊等检查明确病因,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

2.避免盲目服用滋补类药物,需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选择合适方案,防止虚不受补或加重脾胃负担。

3.日常注意保暖,尤其避免腹部受凉,规律作息并保持情绪稳定,定期复诊评估调理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