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降温的方法通常包括冷敷、温水擦浴、减少衣物等,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若体温持续未下降或伴随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冷敷
可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后敷于额头、颈部两侧、腋窝及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处。冷敷可通过局部传导散热降低体温,但需注意避免长时间接触同一部位,每次冷敷不超过15分钟,防止冻伤。冷敷期间需观察皮肤反应,若出现苍白、麻木应立即停止。
2、温水擦浴
用32-34℃的温水浸湿毛巾后擦拭全身,重点擦拭腋下、肘窝、腘窝等血管丰富区域。温水蒸发时能带走体表热量,促进毛细血管扩张,加速散热。擦浴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擦拭后及时擦干身体,避免着凉。此方法适用于体温38.5℃以下且无寒战的情况。
3、减少衣物
发热时应穿着宽松透气的棉质衣物,避免用厚被褥包裹。适当减少衣物有助于体表热量通过辐射和对流方式散失,同时需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定时开窗通风。但需避免直吹冷风或过度裸露身体,以免引起寒战。
进行物理降温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每小时复测体温。若体温超过38.5℃或出现意识模糊、抽搐等症状,需立即停止物理降温并就医。不建议自行使用酒精擦浴,尤其儿童皮肤娇嫩可能引发刺激或酒精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