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失忆症是什么

饶凯华 神经内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失忆症是一种记忆功能障碍,通常表现为无法形成、存储或回忆长期记忆。这种情况可能由脑损伤、心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等引起,具体原因需结合个体情况分析。

1、定义

失忆症的核心特征是记忆的显著损害,可能涉及短期或长期记忆。患者常出现对个人信息、过往经历或新信息的遗忘,严重时可能影响基本生活能力。这种障碍并非正常衰老的表现,而是由特定病理因素导致的认知功能异常。

2、常见类型

临床上主要分为器质性失忆和心理性失忆两大类。器质性失忆多由脑外伤、中风、脑炎或阿尔茨海默病等脑部病变引发,常见类型包括顺行性遗忘(无法形成新记忆)和逆行性遗忘(丢失旧记忆)。心理性失忆多与重大创伤事件相关,属于解离性障碍范畴,记忆丧失具有选择性特征。

3、常见原因

脑部撞击导致的颞叶或间脑损伤是最常见诱因,约占外伤性病例的60%。血管性病因如脑卒中约占20%,神经退行性疾病约占15%。其余可能由缺氧、药物滥用或严重心理应激引发,例如重大事故幸存者中有5%-10%会出现创伤后失忆。

若出现持续性记忆障碍,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进行脑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配合神经心理学评估。治疗方案需根据病因制定,可能包括神经营养药物、认知康复训练或心理治疗。日常可通过记忆辅助工具、规律作息和脑力训练来改善症状,但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干预。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