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什么是缺铁性贫血?

杨凌志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铁元素缺乏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进而引发的贫血类型。它是全球最常见的贫血类型,多见于育龄期女性、儿童及青少年。

铁元素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负责运输氧气至全身组织。当铁摄入不足、吸收障碍、需求增加或慢性失血时,体内储存铁逐渐耗尽。初期表现为骨髓铁储备减少,随着缺铁加重,血清铁浓度下降,最终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受阻。患者常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头晕等症状,部分可能出现异食癖或匙状甲等特征性改变。

诊断需结合血常规显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低于12μg/L为敏感指标。治疗包括口服硫酸亚铁、富马酸亚铁等补铁剂,餐后服用可减轻胃肠道反应。日常应增加红肉、动物肝脏、深绿色蔬菜等富铁食物摄入,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需注意长期补铁可能引起黑便,治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红蛋白水平,直至铁储备恢复正常。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