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烦意乱是怎么回事?

李侃 精神科 主任医师

江西省精神病医院 三甲

心烦意乱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焦虑症、抑郁症等疾病因素有关,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就医排查。生理性原因多由情绪波动或压力引起,而病理性原因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生理性原因

长期处于高压环境、睡眠不足或生活节奏紊乱时,人体交感神经持续兴奋,可能出现心慌、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这类情况通常通过规律作息、适当运动和心理疏导即可缓解,无需特殊药物治疗。

2、焦虑症

患者除持续性心烦外,常伴有坐立不安、过度担忧、肌肉紧张等表现。脑内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失衡可能是主要诱因。临床常用帕罗西汀片、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焦虑药物,配合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较好,具体用药需经精神科医生评估后开具。

3、抑郁症

典型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减退,部分患者会伴随心烦、易怒等表现。可能与遗传因素和神经递质代谢异常相关。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可调节神经功能,但需要持续治疗2-4周才能显效,需定期复诊调整治疗方案。

若排除短期压力因素后症状持续超过两周,或伴有明显的躯体不适、社会功能受损等情况,建议前往精神心理科进行专业评估。日常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等方式缓解情绪,保持均衡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的稳定性。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