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摄入过多可能对身体健康造成多方面的不良影响,常见后果包括肝脏损伤、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问题、神经系统损害以及免疫功能下降等。长期或过量饮酒会导致机体多个器官系统功能异常,需引起重视。
1、肝脏损伤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过量摄入会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引发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病程进展,可能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严重时出现腹水、黄疸等症状。戒酒是防治酒精性肝病的关键措施。
2、消化系统疾病
酒精直接刺激胃黏膜,可能引发胃炎、胃溃疡,表现为上腹痛、恶心呕吐。长期酗酒还会损伤胰腺,增加急性胰腺炎风险,出现剧烈腹痛、脂肪泻等症状。治疗需配合抑酸剂和黏膜保护剂。
3、心血管问题
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干扰心肌正常收缩,导致酒精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为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电图可见ST-T改变。控制饮酒量可有效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4、神经系统损害
急性酒精中毒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意识模糊、共济失调,严重者发生呼吸抑制。慢性损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可能诱发韦尼克脑病等器质性病变。
5、免疫功能下降
长期酗酒会削弱免疫细胞活性,降低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能力,增加肺炎、结核等感染性疾病风险。酒精还会干扰疫苗免疫效果,影响抗体生成。
日常应注意控制酒精摄入量,男性每日不超过25g,女性不超过15g。出现肝区疼痛、呕血、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时,需立即就医进行肝功能、腹部超声等检查。戒酒过程中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干预和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