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感染是否具有传染性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判断。细菌、支原体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导致的尿道炎通常不会传染。
1、性接触传播
部分尿道感染由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等病原体引起,这类致病微生物可通过性行为传播。例如淋病奈瑟菌引起的尿道炎具有高度传染性,未采取保护措施的性接触传播率可达90%以上。这类感染常伴有尿道刺痛、异常分泌物等症状。
2、非传染性因素
化学性尿道炎多因接触杀精剂、避孕套润滑剂等刺激性物质引发,过敏性尿道炎常与卫生巾、沐浴产品中的成分有关。这类非感染性炎症不会通过人际接触传播,通常表现为排尿灼热感但无异常分泌物。
3、其他传播途径
某些细菌性尿道感染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通过共用毛巾、浴缸等间接接触传播,但日常社交接触的感染风险极低。糖尿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需特别注意个人卫生防护。
日常应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性行为时正确使用避孕套。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尿常规和病原体检测,确诊后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擅自停药导致病情反复或产生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