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早餐可能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存在一定关联,但具体影响因人而异,需结合其他生活习惯综合评估。目前研究认为,长期不吃早餐可能通过影响代谢、血压等机制间接增加患病风险。
不吃早餐可能导致人体长时间处于空腹状态,引发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和胆固醇代谢异常。日本一项追踪15年的研究发现,长期忽略早餐的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比规律进食者高出14%。这种代谢紊乱可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同时,不吃早餐者更易在午餐时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食物,这种补偿性进食模式可能加重血管负担。美国心脏协会指出,此类饮食模式与血压升高存在相关性。
值得注意的是,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多重因素作用的结果。除早餐习惯外,还需关注全天膳食结构是否均衡,是否保持规律运动,是否存在吸烟饮酒等危险因素。建议保持每日三餐规律,早餐注意摄入优质蛋白和膳食纤维,出现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