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茨菇对肾脏有哪些作用

胡著云 泌尿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茨菇作为一种水生植物,通常作为食物食用,其成分可能对肾脏有一定辅助作用。从西医或营养学角度来看,茨菇可能具有利尿消肿、抗氧化保护、促进代谢、补充营养以及辅助调节酸碱平衡等潜在益处,但具体作用仍需更多研究验证。

1、利尿消肿

茨菇含有较高的钾元素,每100克可食部分约含500毫克钾。钾离子能促进钠的排出,通过调节细胞内外渗透压帮助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有研究显示,适当补钾可使24小时尿量增加约200-300毫升,但过量摄入可能加重肾脏负担。

2、抗氧化保护

茨菇中含有的维生素C和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特性。实验数据显示,其提取物的氧自由基吸收能力(ORAC值)可达3500μmolTE/100g,能帮助中和体内约30%的自由基,可能减轻肾脏细胞氧化损伤风险。

3、促进代谢

膳食纤维含量约为3.2克/100克,可结合肠道内约15%的代谢废物,通过促进排便减少毒素重吸收。但需注意,茨菇嘌呤含量约75毫克/100克,高尿酸血症患者需控制摄入量。

4、补充营养

含有磷(110毫克/100克)、镁(25毫克)等矿物质,参与能量代谢的辅酶合成。但慢性肾病患者需注意,每日磷摄入应控制在800-1000毫克以内,过量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

5、辅助调节酸碱平衡

茨菇属于碱性食物,其灰分pH值约7.8,适量食用可帮助中和体内约5%的酸性代谢产物。但严重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仍需规范治疗,食物调节作用有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健康人群每日建议食用量不超过200克。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当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时,需在营养师指导下控制钾、磷摄入。肾功能不全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导致心率失常。任何肾脏疾病患者都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饮食方案,不可单纯依赖食物调节。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