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囊肿和关节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腱鞘囊肿是关节或腱鞘附近形成的囊性肿物,而关节炎属于关节炎症性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
腱鞘囊肿通常表现为局部圆形包块,质地较硬且活动度小,常见于手腕、足背等部位。其病因多与关节或腱鞘慢性损伤有关,如长期重复性动作导致滑液异常积聚形成囊肿。触诊时可能伴随轻微压痛,但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关节功能障碍。若囊肿压迫周围神经,可能出现麻木或刺痛感。
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根据类型不同症状有所差异。骨关节炎常见于中老年人群,与关节退行性改变相关,晨起时关节僵硬感明显。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呈对称性关节受累,可能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痛风性关节炎由尿酸结晶沉积引发,发作时关节红肿热痛剧烈。
在治疗方面,腱鞘囊肿无症状时可观察随访,较大囊肿可通过穿刺抽液或手术切除。关节炎需要针对具体类型治疗,如骨关节炎使用氨基葡萄糖等软骨保护剂,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应用甲氨蝶呤等免疫抑制剂,痛风性关节炎则需要降尿酸治疗。若出现持续性关节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