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脚肿可能与血管炎有关,但更多情况下需要考虑其他常见原因,例如心脏功能异常、肾脏疾病、静脉回流障碍等。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1、心脏功能异常
老年人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能力下降,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容易在下肢形成凹陷性水肿。患者可能伴随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咳嗽等症状,可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确诊,治疗常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等利尿剂。
2、慢性肾脏疾病
肾功能不全导致水钠潴留,蛋白质从尿液中丢失引起低蛋白血症,造成脚踝、眼睑等部位水肿。尿液检查可见蛋白尿,血液检查显示肌酐升高,治疗需控制血压(如缬沙坦胶囊)、纠正贫血(如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等综合管理。
3、下肢静脉功能不全
静脉瓣膜功能退化导致血液淤积,常见皮肤色素沉着、静脉曲张等症状。可通过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确诊,轻症患者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严重者可能需要静脉消融术等介入治疗。
4、血管炎
当存在系统性血管炎时,血管壁炎症反应可能导致局部肿胀,通常伴随皮肤紫癜、关节疼痛、发热等全身症状。需通过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检测、组织活检等确诊,治疗多采用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免疫抑制剂。
若老人出现持续脚肿,建议监测血压、记录尿量变化,避免长时间站立。需尽早就诊心血管科或肾内科,完善血液生化、影像学检查,遵医嘱进行规范化治疗,切忌自行使用利尿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