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胃炎患者为何会消瘦

贺柯庆 中医消化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胃炎患者出现消瘦现象可能与食欲减退、消化吸收不良、慢性炎症消耗以及并发症等因素有关。长期胃部不适会影响营养摄入和代谢,导致体重下降。

1、食欲减退

胃黏膜存在炎症时,进食后容易出现胃痛、腹胀、恶心等不适症状。患者可能因恐惧疼痛而减少进食量,长期摄入不足会引起热量和蛋白质缺乏,进而导致体重减轻。

2、消化吸收不良

胃酸分泌异常和消化酶活性降低会影响食物分解。特别是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萎缩,胃蛋白酶分泌减少,对蛋白质类食物的消化能力下降,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

3、慢性炎症消耗

持续存在的胃部炎症会加速机体代谢。炎症反应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可能增加基础代谢率,促使脂肪和肌肉组织分解,造成进行性消瘦。

4、并发症影响

合并胃溃疡可能引发慢性失血,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若发展为幽门梗阻,食物滞留会引起反复呕吐,造成水电解质紊乱和营养流失。幽门螺杆菌感染加重炎症反应时,可能进一步影响营养吸收。

建议胃炎患者出现持续消瘦时及时进行胃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日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多潘立酮等药物治疗,合并感染者需规范进行根除治疗,以改善营养吸收状态。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