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中药通常有薏苡仁、茯苓、苍术等,具体用药需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选择。中药除湿需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证型,辨证施治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1、薏苡仁
性凉味甘淡,归脾、胃、肺经,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脾虚湿盛引起的肢体浮肿、大便溏泄,对于湿热引起的关节疼痛、脚气水肿也有辅助改善作用。可配伍山药、白术等药材增强健脾祛湿效果。
2、茯苓
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肾经,具有利水消肿、渗湿健脾的作用。适用于水湿停滞引起的小便不利、肢体沉重,对痰饮所致的眩晕心悸有调节作用。常与桂枝、白术配伍治疗寒湿证,与泽泻、猪苓搭配改善湿热证。
3、苍术
辛香苦温,归脾、胃经,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对于湿阻中焦导致的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效果显著,可配伍厚朴、陈皮治疗寒湿困脾。其较强的燥湿作用也适用于外感湿邪引起的头身困重、关节酸痛。
使用除湿类中药期间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生冷油腻食物加重脾胃负担。湿热体质者应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寒湿体质者需注意保暖。若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等燥热症状应及时调整用药,孕妇及特殊体质人群用药前应咨询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