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结节是否需要手术通常不能一概而论,需根据结节的性质、大小、形态及患者整体情况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体积较小且无明显恶性特征的结节可暂不手术,而存在恶性倾向或高危因素的结节需考虑手术治疗。
肺部结节的手术指征主要与其恶性风险相关。若结节直径超过8毫米,边缘呈分叶状或毛刺样,短期内体积增大,或伴有咳嗽、咯血等症状时,常提示恶性可能性较高。此类结节通常需通过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进行切除,同时获取病理标本以明确诊断。对于磨玻璃样结节,若持续存在超过3个月且实性成分增加,也建议手术干预。
体积较小(小于6毫米)、边缘光滑且长期稳定的结节,多为良性病变如钙化灶、炎性假瘤等,通常建议定期随访观察。随访周期一般为3-6个月进行低剂量CT复查,若2年内无变化可延长随访间隔。对于存在慢性肺部疾病或免疫缺陷的患者,需结合原发病情况制定个体化监测方案。
存在肺部结节的患者应避免过度焦虑,但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影像学随访。日常生活中需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注意佩戴口罩减少粉尘刺激。若随访期间出现结节增大、形态改变或新发呼吸道症状,应及时胸外科就诊评估手术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