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时饮酒一般会加重病情,不利于恢复。酒精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感冒的进程,且与部分药物存在相互作用,建议感冒期间避免饮酒。
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抑制白细胞对病原体的清除能力,使机体更难对抗感冒病毒。部分研究显示,饮酒后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水平可能暂时下降,导致抗病毒能力减弱。酒精代谢产生的乙醛还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可能加重咳嗽、咽痛等感冒症状。
饮酒会加速体内水分流失,加重感冒常见的脱水症状,如口干舌燥、头晕乏力等。酒精的血管扩张作用可能暂时缓解鼻塞,但随后会引起反弹性鼻黏膜充血,导致鼻塞症状反复加重。部分人群饮酒后可能出现体温调节紊乱,影响退热过程。
若正在服用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饮酒会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可能引发肝损伤。抗生素类药物如头孢克肟与酒精同服可能引发双硫仑样反应,出现面部潮红、心悸等危险症状。镇静类药物与酒精协同作用可能加重嗜睡、头晕等不良反应。
感冒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ml。若出现持续高热、剧烈咳嗽或胸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用药前需仔细阅读说明书,服药期间严格禁酒,特别是含有乙醇的含漱液等外用制剂也需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