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疼痛可能与扁平足有关,但也可能与其他因素相关,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扁平足因足弓结构异常可能增加跟腱负荷,而运动损伤、跟腱炎等也是常见诱因。
扁平足患者由于足弓塌陷,足部在行走时过度内旋,导致跟腱受到异常牵拉。这种生物力学改变会使跟腱承受比正常足弓多30%的拉力,长期作用下易引发跟腱止点炎或跟腱纤维微损伤。临床上约40%的慢性跟腱疼痛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扁平足畸形。
除扁平足外,运动强度骤增是导致跟腱疼痛的首要因素。篮球、羽毛球等需要频繁跳跃的运动,单次起跳时跟腱承受的负荷可达体重的8倍。连续训练超过90分钟会使跟腱血供减少50%,加速退行性改变。数据显示,业余跑者年受伤率中跟腱损伤占比达11%。
跟腱本身病变也不容忽视。跟腱炎急性期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超声检查可见肌腱纤维肿胀。跟腱滑囊炎多发生在鞋帮摩擦区域,触诊可发现囊性包块。钙化性肌腱病X线片可见跟骨结节处点状钙化灶,这类病变约占慢性跟腱疼痛的15%。
出现持续超过72小时的跟痛症状建议及时就诊骨科。专业医生通过足部负重位X光、步态分析等手段可准确判断病因。矫正鞋垫可使扁平足患者足弓支撑力提升40%,配合离心收缩训练可增强跟腱抗拉强度。超声引导下PRP注射对慢性肌腱病变有效率可达75%,但需严格掌握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