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一般具有温通经络、调节气血、提升阳气、改善脾胃功能、调节情绪等功效和作用,可能对缓解慢性疲劳有一定帮助。
1、温通经络
艾灸通过燃烧产生的热力刺激特定穴位,可促进局部经络气血运行。当经络畅通时,身体各部位能得到充分的气血滋养,从而改善因气血阻滞引起的疲劳感。
2、调节气血
中医认为慢性疲劳多与气血不足有关。艾灸关元、足三里等穴位能激发脾胃生化气血的功能,增强机体能量供给,适合面色苍白、四肢乏力的气血两虚型疲劳人群。
3、提升阳气
艾草本身具有温阳特性,艾灸命门、肾俞等穴位可振奋人体阳气。对于伴有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的阳虚型疲劳者,能改善机体代谢活力。
4、改善脾胃功能
艾灸中脘、脾俞等穴位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促进营养吸收。脾胃为后天之本,其功能增强有助于改善能量代谢异常导致的倦怠症状。
5、调节情绪
艾灸百会、内关等穴位能调节自主神经功能,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情志舒畅有助于打破“疲劳-情绪低落”的恶性循环。
进行艾灸调理时建议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根据体质辨证选穴。每次艾灸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为宜,避免烫伤皮肤。若疲劳症状持续超过6个月或伴有器质性疾病,需及时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