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身高不达标可通过调整饮食、保证睡眠、适当运动、排查疾病因素以及定期监测生长曲线等方式进行改善。若存在病理性原因,需及时就医检查。
1、调整饮食
婴幼儿需保证每日摄入足量蛋白质、钙及维生素D,可添加配方奶粉、鱼肉泥、蛋黄等辅食。学龄前儿童可增加奶制品、深色蔬菜、豆制品等富含营养的食物,避免挑食偏食。
2、保证睡眠
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旺盛,1岁以下婴儿需保证14-17小时/天睡眠,1-3岁幼儿需11-14小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创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3、适当运动
1岁内婴儿可进行俯卧抬头、翻身训练等大运动发育锻炼。幼儿期可增加跑跳、攀爬、游泳等纵向运动,促进骨骼生长板软骨细胞增殖,但需避免过度负重运动。
4、排查疾病因素
慢性腹泻、先天性心脏病等消耗性疾病会影响营养吸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若存在生长激素缺乏症,可遵医嘱使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甲状腺功能减退需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
5、定期监测生长曲线
建议每3个月测量身高体重,绘制WHO生长曲线图。若身高持续低于同年龄同性别第3百分位,或年增长不足4cm,需进行骨龄检测、激素水平测定等医学检查。
家长应避免盲目使用增高保健品,部分产品可能含有性激素成分,会导致骨龄提前闭合。若发现身高发育迟缓,建议到儿童内分泌科就诊,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