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贫血可通过饮食调整和药物补充来改善营养,常见方法包括补充铁质、摄入叶酸、增加维生素C、保证蛋白质以及遵医嘱用药等。具体方案需根据贫血类型及严重程度制定,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补充铁质
孕妇缺铁性贫血较为常见,日常可多食用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红肉、动物肝脏、血制品等。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更易被人体吸收,每周建议摄入2-3次动物肝脏,每次约50g。植物性铁来源包括黑木耳、紫菜等,但吸收率较低,需搭配其他营养辅助吸收。
2、摄入叶酸
叶酸缺乏可能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孕妇每日需补充600μg叶酸。除服用叶酸补充剂外,可通过深绿色蔬菜(菠菜、油菜)、豆类(黄豆、黑豆)和全谷物等食物获取。叶酸与维生素B12协同作用,可适当搭配鸡蛋、奶制品等富含B12的食物。
3、增加维生素C
维生素C能促进非血红素铁的吸收率提高2-3倍。建议在食用高铁食物的同时,搭配新鲜果蔬如柑橘、猕猴桃、彩椒等。每日摄入100mg维生素C即可满足需求,相当于1个橙子或150g草莓的含量。
4、保证蛋白质
优质蛋白是血红蛋白合成的必需物质,孕妇每日需增加20g蛋白质摄入。可选择鱼虾、禽肉、大豆等低脂高蛋白食物,牛奶、鸡蛋等乳制品和蛋类也富含必需氨基酸,建议每天保证1个鸡蛋和300ml乳制品的摄入。
5、药物治疗
中重度贫血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铁剂,如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右旋糖酐铁片等。部分孕妇可能出现便秘等胃肠道反应,可搭配乳果糖口服溶液缓解。严重巨幼细胞性贫血可能需要肌注维生素B12,需严格遵循医嘱用药。
孕妇贫血期间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监测血红蛋白和铁蛋白水平。避免同时摄入影响铁吸收的食物,如浓茶、咖啡等含鞣酸饮品。若出现头晕、心悸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营养补充应循序渐进,切忌自行超量补充铁剂,以防铁过载损伤器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