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规律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子宫肌瘤等疾病原因有关。若症状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青春期或更年期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波动较大,可能导致月经周期不稳定。这类情况通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但若伴随腹痛、经量过多或持续半年以上不规律,需及时就医。
2、多囊卵巢综合征
该病会导致雄激素水平升高和排卵障碍,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常伴有痤疮、多毛等症状。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等短效避孕药调节周期,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以及螺内酯降低雄激素水平。
3、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均会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引发月经紊乱。甲亢患者可能出现经量减少,甲减患者易出现经期延长。临床常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甲减,甲巯咪唑片或丙硫氧嘧啶片控制甲亢,同时需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4、子宫肌瘤
黏膜下肌瘤或较大肌壁间肌瘤可能压迫宫腔,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周期紊乱。症状较轻者可使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缩小肌瘤体积,米非司酮片抑制肌瘤生长,氨甲环酸片控制经量。若肌瘤直径超过5cm或引发严重贫血,通常需手术治疗。
若排除青春期、哺乳期等生理因素后,月经周期仍持续紊乱超过3个月,建议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及甲状腺功能检测。治疗期间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体重指数超标者建议通过饮食和运动减轻5%-10%的体重以改善内分泌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