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发烧时如何正确降温

徐信群 普内科 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发烧时可通过物理降温、药物降温、调整环境、补充水分以及就医治疗等方式进行正确降温。需要根据发热程度、年龄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方法,避免自行滥用药物。

1、物理降温

体温未超过38.5℃且精神状态良好时,可用32-34℃温水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流经部位,或使用退热贴冷敷额头。需避免酒精擦浴,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酒精中毒。

2、药物降温

当体温超过38.5℃或伴有明显不适时,可遵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片、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解热镇痛药。儿童需使用儿童剂型,孕妇应避免自行用药。

3、调整环境

保持室温22-24℃为宜,定时开窗通风,穿着透气棉质衣物,盖被不宜过厚,有助于体表散热。避免处于密闭高温环境加重体温上升。

4、补充水分

发热会导致隐性失水增加,建议每小时饮用100-200ml温开水,可交替饮用淡盐水或口服补液盐Ⅲ,维持电解质平衡,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5、就医治疗

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或出现抽搐、意识模糊、皮疹等伴随症状,应及时就诊。婴幼儿发热超过39℃或伴有拒食、嗜睡等情况,需立即送医排查脑膜炎等急症。

降温过程中需每30分钟复测体温,观察精神状态变化。退热药使用间隔需超过4-6小时,24小时内不超过4次。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可联合使用,但需注意心功能不全患者不宜频繁冷敷。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