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罗非鱼刺伤后出现疼痛通常是正常现象,但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是否存在感染等异常情况。该情况可能与生理性损伤、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需注意观察伤口变化。
1、生理性损伤
罗非鱼的鱼鳍或鱼刺较为尖锐,刺入皮肤后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挫伤或毛细血管破裂,从而引发疼痛感。此类疼痛通常在刺伤后立即出现,程度较轻且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可用清水冲洗伤口后涂抹碘伏消毒,保持创面干燥即可。
2、细菌感染
若鱼刺携带海洋弧菌、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体,可能引起伤口感染。此时除疼痛外,还会伴随伤口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化脓或淋巴管炎。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外用药,感染严重时需口服头孢克肟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治疗。
被罗非鱼刺伤后24小时内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避免挤压或吮吸伤口。若出现疼痛持续加重、红肿范围扩大、肢体麻木或高热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日常处理水产时建议佩戴防护手套,接触后及时用肥皂水清洗双手,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