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胰腺炎患者出现疼痛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选择禁食、药物治疗、营养支持、补液治疗或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症状。具体治疗方案应结合病因及并发症情况,由医生综合评估后制定。
1、禁食
急性发作期需立即禁食,减少食物刺激引起的胰液分泌,从而降低胰管内压力,缓解胰腺肿胀导致的疼痛。同时需通过胃肠减压减少胃酸分泌,进一步减轻腹部不适。
2、药物治疗
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等镇痛药物,配合注射用生长抑素抑制胰酶分泌。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质子泵抑制剂可减少胃酸分泌,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适用于合并感染者。
3、营养支持
病情稳定后优先选择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若存在肠功能障碍则需静脉输注氨基酸注射液、脂肪乳注射液等肠外营养制剂,维持机体代谢需求的同时避免刺激胰腺。
4、补液治疗
通过静脉输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因呕吐、腹膜渗出导致的循环血容量不足,改善组织器官灌注。
5、手术干预
对于合并胰腺坏死感染、化脓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者,需行坏死组织清除术或腹腔引流术,术后继续配合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
患者发病后需立即禁饮禁食并及时就医,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治疗期间需动态监测血淀粉酶、腹部CT等指标,警惕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危重情况,切忌自行使用止痛药物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