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发增多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雄激素性脱发、斑秃、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疾病原因有关。正常情况下每日脱落50-100根头发属生理现象,若超过此范围需考虑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原因
长期精神压力过大会抑制毛囊生长周期,节食导致蛋白质、铁元素摄入不足会影响毛干合成,女性产后雌激素水平骤降可引发暂时性脱发。这类脱发通常在消除诱因后3-6个月逐渐恢复,日常注意均衡饮食,保证每日摄入60克以上优质蛋白。
2、雄激素性脱发
遗传因素导致毛囊对双氢睾酮敏感,常见前额发际线上移或头顶头发变细软。临床常用1mg/d非那雄胺片抑制雄激素转化,配合5%米诺地尔酊局部外用,重度脱发可考虑毛发移植术。
3、斑秃
自身免疫反应攻击毛囊引发圆形脱发斑,可单发或多发。轻症患者使用卤米松乳膏局部封包治疗,进展期需口服泼尼松片,顽固病例可尝试局部免疫疗法如二苯环丙烯酮。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缺乏导致生长期毛囊比例下降,常伴眉毛外1/3脱落。确诊后需长期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TSH值稳定在正常范围后脱发多可改善,治疗期间需每6-8周监测甲状腺功能。
若脱发持续超过3个月或伴有头皮红肿、瘢痕形成等情况,建议至皮肤科进行拉发试验、毛发镜检查。病理性脱发越早干预效果越好,自行购买防脱洗发水或偏方可能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