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洗澡时需要注意避免盆浴、控制水温、注意保暖、及时擦干以及避免洗头等事项,以降低感染风险并减少身体不适。经期女性身体抵抗力相对较弱,合理的洗浴方式有助于维护健康。
1、避免盆浴
经期宫颈口处于开放状态,盆浴可能导致含有细菌的洗澡水进入阴道,增加逆行感染风险。建议选择淋浴方式,可减少外源性病原体侵入概率。若必须盆浴,需确保浴缸清洁卫生。
2、控制水温
建议使用38-40℃的温水洗澡,过凉的水容易引发子宫收缩导致痛经,过热的水可能加速血液循环,导致经血量异常增多。可通过手腕内侧皮肤测试水温,避免直接冲洗腹部。
3、注意保暖
洗澡前可提前打开浴霸提高浴室温度,洗浴时间控制在10分钟内为宜。洗完后立即用干毛巾擦干身体,及时穿上保暖衣物,防止因毛孔扩张导致寒气入侵引发经期头痛或腹痛。
经期洗浴后建议饮用温热的红糖姜茶,避免立即接触冷空气或食用生冷食物。若洗澡后出现明显腹痛、经血异常或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到妇科就诊检查是否存在感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