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日常调理以及中医治疗等,需根据病情程度选择。患者若出现疼痛或活动受限,建议尽早就医评估。
1、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明显者,通常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若存在神经根受压引起的麻木症状,可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碳酸钙D3片等钙剂治疗。
2、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通过热敷、红外线照射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慢性期采用超声波或冲击波治疗改善组织代谢。关节活动受限者可通过牵引治疗扩大椎间隙,减轻骨质增生对周围组织的压迫。
3、手术治疗
当增生骨刺严重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出现肌力下降、大小便失禁时,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术或关节镜清理术。术后需配合支具固定3-4周,并逐步开展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
4、日常调理
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避免爬山、爬楼梯等负重运动。每天进行30分钟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性锻炼,强化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使用矫形鞋垫可改善足部生物力学异常。
5、中医治疗
针灸可选取阿是穴、肾俞等穴位缓解疼痛,推拿手法需避开急性炎症部位。中药外敷常用透骨草、威灵仙等组方,但需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避免皮肤过敏反应。
患者日常需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肢体麻木无力,应及时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根据病情变化调整方案,不可自行增减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