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初期在家可以通过日常护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局部消毒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处理。具体措施需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必要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日常护理
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浸水。建议穿着宽松透气的鞋袜,减少对趾甲的挤压摩擦。修剪指甲时注意平直修剪,避免过短或剪成弧形,防止指甲边缘嵌入皮肤。
2、药物治疗
若出现红肿疼痛,可遵医嘱外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合并真菌感染时可使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药物。疼痛明显者可短期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缓解炎症。
3、物理治疗
每日用40℃左右温水浸泡患肢15-20分钟,水中可加入适量碘伏或高锰酸钾(浓度1:5000)。浸泡后擦干并涂抹抗菌药膏,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保护。抬高患肢有助于减轻肿胀。
4、局部消毒
使用碘伏棉签每日2-3次对红肿区域进行消毒,注意从中心向外周螺旋式擦拭。出现脓点时可用无菌针头刺破引流,但需严格消毒操作,避免继发感染。
5、及时就医
若居家治疗3天后症状未缓解或出现明显化脓、发热等情况,应及时到皮肤科就诊。医生可能会进行脓肿切开引流,严重者需行部分甲板切除术等专业处理。
居家治疗期间应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或强行拔甲。对于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等基础疾病患者,建议尽早就医。日常注意保持手部或足部卫生,定期更换鞋袜,指甲修剪后可使用酒精棉片消毒甲缘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