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需根据损伤程度和类型选择合适方案。骨骺是儿童骨骼生长的关键部位,及时规范治疗有助于减少骨骼畸形等后遗症。
1、保守治疗
对于无明显移位的骨骺损伤,通常采用石膏或支具外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3-6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愈合情况。固定期间要避免患肢负重,注意观察末梢血运和感觉变化。
2、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儿童适用止痛药物缓解症状。若伴有明显肿胀,可短期使用七叶皂苷钠片等消肿药物,但需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疗程。
3、手术治疗
对于Salter-HarrisIII型以上损伤或明显移位的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克氏针、弹性髓内钉等儿童专用内固定器材,术中需注意保护骨骺血供,术后仍需配合外固定。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应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和肌力锻炼,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逐渐过渡到主动训练。可采用水疗、超声波等物理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训练过程需循序渐进避免二次损伤。
骨骺损伤治疗后需每3-6个月随访至骨骼成熟,通过双下肢全长X线片监测肢体长度和力线。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高空坠落等危险因素,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若发现患肢肿胀加剧、活动受限或出现双下肢不等长等情况,应及时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