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缓解过度劳累通常需通过调整作息、合理膳食、适当运动以及心理调节等方式实现,必要时可进行医疗干预。具体措施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以下为常见方法:
1、调整作息与劳逸结合
保持规律作息,每日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熬夜。工作或学习时每隔1小时休息5-10分钟,可通过闭目养神、远眺缓解眼部疲劳。长期用脑者可穿插简单体力活动,如散步或拉伸,促进血液循环。
2、合理膳食与营养补充
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鱼类,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的食物如全谷物、柑橘类水果,有助于提升抗疲劳能力。避免高糖、高脂饮食,适量饮用淡盐水或电解质饮料维持体液平衡。
3、医疗干预与康复治疗
若出现持续性头痛、心悸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除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中医针灸或推拿可缓解肌肉酸痛,严重疲劳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黄芪精口服液、生脉饮等中成药调理。
日常应注意工作强度管理,使用番茄工作法等时间管理技巧分散任务压力。建议每年进行健康体检,关注血压、血糖等指标。若自我调节后疲劳感持续超过2周,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需尽快至医院内科或全科医学科就诊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