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骨髓炎疼痛如何缓解

龚飞鹏 骨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骨髓炎引起的疼痛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及日常调理等方式进行缓解。具体方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个体情况由医生综合判断。

1、药物治疗

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患者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如头孢克肟胶囊、克林霉素磷酸酯片、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等。若疼痛剧烈,可短期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症状,但需注意此类药物不可长期服用。

2、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死骨形成、脓肿或植入物感染的病例,需进行病灶清除术。通过手术去除坏死骨质、引流脓液,必要时采用抗生素骨水泥填充骨缺损区域。术后需配合持续灌洗治疗,保持引流通畅。

3、物理治疗

急性期可采用局部冰敷减轻肿胀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慢性期建议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温度控制在40℃左右。肢体肿胀明显时需使用支具固定,减少活动带来的机械性疼痛。

日常需保证高蛋白饮食,每日摄入鸡蛋、牛奶、瘦肉等优质蛋白不低于60克。保持患肢抬高15-30度,避免负重活动。建议戒烟并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维持在7mmol/L以下。若出现持续高热、肢体麻木或疼痛加剧,应立即到骨科就诊进行血常规、CRP检测及MRI检查。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抗生素用量,以免导致耐药菌产生。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