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烧37.5℃属于低热,通常可通过物理降温、补充水分、观察症状等方式处理,若体温持续上升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具体处理方法需结合幼儿精神状态综合判断。
1、物理降温
用37℃温水浸湿毛巾后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每次擦拭3-5分钟。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穿着透气棉质衣物,避免捂汗加重体温升高。禁止使用酒精擦拭,以免刺激皮肤或引发酒精中毒。
2、补充水分
少量多次饮用温水或母乳,单次饮水量不超过50ml,每日总摄入量建议达到800-1000ml。可适量补充新鲜果汁或口服补液盐,维持电解质平衡。注意观察排尿情况,确保每4-6小时有正常排尿。
3、观察症状
每小时监测体温变化,记录体温曲线。若出现食欲明显下降、持续哭闹、嗜睡或皮疹,需立即就医。特别注意观察有无抽搐前兆,如眼神呆滞、四肢抖动等情况。
若体温在物理降温后24小时内未下降,或达到38.5℃以上,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滴剂。就诊时需向医生详细描述发热起病时间、伴随症状及用药史,必要时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检测。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饮食宜清淡易消化,注意居室通风换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