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毛细血管肺炎可能与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关,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氧疗等治疗。该病多由病原体感染引起,常见于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侵袭肺部毛细血管,引发炎症反应。早产儿或存在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更易患病。
1、病毒感染
呼吸道合胞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可通过飞沫传播。患儿会出现呼吸急促、三凹征等表现,肺部听诊可闻及细湿啰音。确诊后需进行雾化吸入干扰素α抗病毒治疗,配合布地奈德混悬液减轻气道炎症。
2、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咳脓痰等症状。此时需静脉输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同时进行痰培养指导精准用药。
3、免疫力低下
早产儿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存在血液循环异常,均易继发肺部感染。治疗需在控制感染的同时,使用免疫球蛋白增强抵抗力,必要时需手术矫正心脏畸形。
该病治疗方案包括:
1、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选择利巴韦林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合并细菌感染时联用头孢克肟颗粒(6月以下禁用)。所有药物均需按照公斤体重计算剂量。
2、氧疗支持
当血氧饱和度低于92%时,需采用头罩吸氧或经鼻高流量氧疗,严重呼吸衰竭患儿需使用CPAP无创通气。
3、气道管理
每日2-3次用氨溴索注射液进行雾化治疗,配合拍背排痰护理。痰液堵塞严重时需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
患儿出现鼻翼煽动、呻吟样呼吸等危重表现时,提示可能进展为呼吸衰竭,需立即住院治疗。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55%-60%,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按计划接种肺炎疫苗。母乳喂养可提供免疫活性物质,6月龄以上婴儿应保证每日维生素A摄入量1500I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