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肚子疼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常见的应对措施包括腹部按摩、调整喂养、药物治疗、空气排出以及手术治疗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腹部按摩
家长可让婴儿平躺,用手掌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轻柔按摩腹部,促进肠道蠕动,缓解胀气或肠痉挛引起的疼痛。按摩时需注意力度适中,避免压迫腹部。
2、调整喂养
母乳喂养的母亲应减少摄入豆类、奶制品等易产气的食物。奶粉喂养可尝试更换防胀气奶瓶,喂奶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已添加辅食的婴儿需暂停摄入新引入的辅食。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引起的肠炎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颗粒(6月以下禁用)等抗生素。肠绞痛可使用西甲硅油乳剂帮助排气,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解痉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4、空气排出
采用飞机抱姿势或让婴儿俯卧位趴卧,用温毛巾热敷腹部,配合蹬自行车运动帮助排出肠道积气。可使用专用肛门排气棒辅助排气,但需注意操作轻柔。
5、手术治疗
对于肠套叠引起的急腹症,空气灌肠复位失败后需行腹腔镜手术。疝气嵌顿超过4-6小时或出现血便时,应立即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避免肠坏死。
婴儿出现持续哭闹、呕吐、血便或腹部膨隆等情况时,切勿自行用药。建议记录症状发生时间、喂养情况等信息,及时到儿科急诊就诊。日常喂养应注意奶具消毒,辅食添加遵循由少到多原则,定期进行儿童保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