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拥军
- 主任医师 内科
教授,政协北京市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常务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神经病学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脑卒中研究所所长,北京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北京转化医学脑血管病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脑肿瘤注册登记研究平台科学委员会副主席,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中心学科建设与科研管理分会委员会委员,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高血压管理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医学机器人医师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卒中学会执行副会长,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卫生技术评估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医疗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老教授协会医药专业委员会脑血管病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院协会医疗质量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首届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常务理事,首届全国科技领军人才联盟生物与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首届中国生物医药整合联盟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人脑保护高精尖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医学院未来医学影像实验室临床医学顾问;《中国卒中杂志》主编,《Stroke and Vascular Neurology》(SVN)主编,《中华内科杂志》副总编辑,《中华神经科杂志》编辑委员。
王拥军教授作为著名神经病学专家与国家重大慢性疾病防控重点项目首席专家,从医37年来一直工作在脑血管病医、教、研、防一线。在国内率先推广卒中单元,牵头发布我国第一部脑血管病指南和行业标准,建立了第一个适用于中国人群的脑血管病病因与发病机制分型,将规范化诊疗技术体系推广至全国2500余家医院,先后在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治疗新方法的创立、精准治疗方案的建立和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的创建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研究成果。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提出和实施,使得脑血管病的病死率相对降低39%。他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开展临床研究,明确提出我国脑血管病适宜且需重点干预人群是“高危非致残性脑血管病”,并创造性提出抗血小板治疗的新方法,即在发病后24小时的时间窗内,启动中低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靶点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程应用21天(简称为CHANCE新方法),多靶点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新技术,使高危患者卒中复发风险显著下降32%,且未增加出血风险。成果发表在医学领域顶级杂志NEJM,引起国际同行广泛关注和认同,入选该杂志“2013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和Lancet Neurology“国际脑血管病领域年度八大进展”,改写了中美英等多国指南和教科书,成为国际脑血管病领域预防复发的主要药物基石之一。他精益求精,发现氯吡格雷在人体内代谢与CYP2C19基因表型显著相关,基因表型正常患者应用上述新技术,获益可额外增加17%,被评为国际脑血管病领域年度五大进展之一。王拥军应用药物基因组学技术,发现ABCB1等系列关键基因的表型差异显著影响CHANCE新方法的疗效及安全性。成果发表在JAMA、JAMA Neurology和Circulation等杂志,入选Nature Reviews Neurology“脑血管病领域2016年度五大进展”,被抗血小板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奠基人Tabassome Simon教授评价为引领“精准治疗时代”的到来。基于上述成果开发的快速基因检测技术已实现产业转化并申请专利。
他致力于建立和健全符合中国国情的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建立覆盖大陆所有省份的质控监测医院和社区监测网络,开展我国脑血管病患病率、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流行病学调查。通过医疗质量监测数据分析,发现脑血管病医疗质量等诸多“短板”,制定了多层次综合干预措施,通过提升上述指标的临床执行率使脑血管病患者1年复发风险相对下降28%,致残风险相对下降26%,成果发表在JAMA,被评价为是“基于循证证据的医疗质量改进成就的最佳代表”。
王拥军教授担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作为科技部脑血管病和重大慢病领域专家组组长,制定国家慢病防控战略规划,为我国重大慢病特别是脑血管病防控事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他还是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和第5届世界卒中组织常务理事,由他创办的天坛国际脑血管病大会已举办18届,培养了一大批脑血管病专业人才,为推动我国脑血管病研究和疾病防控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拥军教授自1994年开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完成了颈动脉粥样硬化客观定量评价;1998年发起并组织了北京神经病学学术沙龙,出版了我国第一部脑血管病临床指南;2001年建立了国内第一家标准化卒中单元;2002-2005年完成了“北京市组织化卒中防治系统”的研究,在全国展开卫生部中国卒中中心培训项目的研究及实施;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2006年以来重点从事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和脑血管病医疗质量促进,主持科技部、教育部、“973”重大项目;主持成立卫生部脑血管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启动脑血管病诊疗技术规范化应用“金桥工程”;同时,受科技部委托,作为编写专家组组长负责组织编写十三五“重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研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方案和指南。作为总负责人主持国家脑血管病“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部脑血管病重大新药创制临床评价平台,国家/北京脑血管病临床资源和样本库,北京脑血管病2020科技项目。他着眼我国重大慢病临床和科研需求,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规范化防控体系的创建、实施和推广。目前已发表SCI论文227篇,累积影响因子1072.46,他引2532次,被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检索分析证实,是脑血管病领域(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主题)近5年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名列第一的学者。
获评北京市首批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年度科技创新人物(2011年),北京十大慢病科技攻关脑血管病首席专家;荣获首都十大健康卫士、全国卫生系统先进个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推动行业前行的力量—十大领导力院管专家、2018精诚医者等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1年入选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领军人才,北京市科委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3年所带领的团队被科技部授予首批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014年获得“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北京市科学进步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15年入选“北京学者”计划、北京市医院管理局“使命”人才计划;2016年当选北京市高层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7年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入选由中央文明办、国家卫生计生委评选的“中国好医生、中国好护士”月度人物;2018年获得吴阶平医药创新奖。
出诊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第一执业
- 暂无号源
医生推荐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
-
问元气奇迹氯化高铁血红素可以调整大脑供血不足和抵抗力下降吗,能长期服用吗
答一般情况下,元气奇迹氯化高铁血红素对大脑供血不足和贫血导致的抵抗力下降会起到一定的作用。元气奇迹的核心有效成分为氯化高铁血红素,其主要作用是通过补充血红素,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用于营养不良性贫血的治疗。针对大脑供血不足,若头晕、乏力等症状由营养不良性贫血导致的血红蛋白含量降低(血液携氧能力不足)引发,补充血红素可逐步提升血红蛋白水平,从而间接改善脑部供氧,缓解因贫血引发的脑供血不足症状。长期缺铁性贫血可能会导致免疫细胞活性降低、代谢功能减弱,进而影响免疫力,导致抵抗力下降。补充氯化高铁血红素纠正贫血后,可一定程度恢复免疫系统正常运作。而且元气奇迹是作为辅助调理,长期服用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14570
-
问外阴瘙痒有包块怎么办
答外阴瘙痒有包块需要针对病因治疗,才能够有效的得到改善。如果是由于过敏性收缩导致的,可以外用乳酸菌涂抹,能够起到止痒作用,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抗过敏药物治疗,比如氯雷他定或者是西替利嗪。对于尖锐湿疣所造成的,也可以通过激光或者是冷冻的方式治疗,针对性治疗才能够改善症状。
14834
-
问如何彩光脱毛
答彩光脱毛需要清洗脱毛部位,然后使用刮刀刮除脱毛部位,并且还需要涂抹上冷凝胶,而且需要根据皮肤颜色以及毛发浓密程度调整光子照射能量,从而有效地去除汗毛,使皮肤变得白皙光滑,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好。彩光脱毛后,局部皮肤会出现疼痛、红肿情况,还应加强局部护理,短时间内不宜沾水。
15128
-
问脖子发黑冼不掉怎么办
答脖子发黑冼不掉可以通过涂抹遮盖霜的方法来掩盖,脖子黑可能是长时间晒太阳所导致的,容易导致皮肤当中的黑色素变得比较活跃,会使黑色素上浮到皮肤的表层,从而出现皮肤变黑的情况,属于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并没有任何异常,一般不需要过于担心,但是平时外出的时候需要做好防晒。
14634
-
问下面塞药自己怎么塞
答下面塞药患者需要将手部清洁干净,带上指套之后将药物放入到阴道内,避免出现感染。当患者出现阴道炎或者是盆腔炎的时候,可以选择直接在阴道内用药,能够直接到达病灶,起到消炎杀菌效果改善,出现的白带异常增多,以及外阴部位有瘙痒症状。用药期间可以选择穿纯棉透气性比较好的内裤。
15617
-
问性爱时有血是什么意思
答性爱时有血通常是指在进行性生活的时候,阴道有出血的意思。性爱时有血可能是行为不当,动作过于粗暴而导致的,也可能是盆腔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因素,如果只是偶尔轻微有出血的情况,一般不必太过于担心,但如果经常性的出血,需要及早的用药治疗,比如使用克霉唑制剂等抗菌类的药物。
1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