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肿了可能与外伤、感染、痛风等原因有关,一般可通过一般处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处理。
1、一般处理若因鞋子过紧挤压或轻微磕碰导致脚趾肿胀,需立即更换宽松鞋子,减少活动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若存在皮肤破损,可用碘伏消毒预防感染。
2、药物治疗外伤引起的肿痛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云南白药气雾剂等缓解症状。细菌感染引起的甲沟炎需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痛风急性发作时需服用秋水仙碱片、依托考昔片控制炎症。
3、物理治疗外伤48小时内可用冰袋冷敷减轻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48小时后改为热敷促进血液循环,注意温度避免烫伤。
4、手术治疗甲沟炎形成脓肿时需由医生进行切开引流,彻底清除脓液。嵌甲反复发作者可进行甲床部分切除术,术后定期换药直至愈合。
出现脚趾肿胀后需避免强行挤压或自行挑破患处。若伴有剧烈疼痛、皮肤发红发热或关节活动受限,建议及时到骨科或内分泌科就诊。治疗期间需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的鞋袜,减少行走和站立时间以促进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