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低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药物因素、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脏疾病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若长期存在心率偏低且伴随不适症状,需警惕病理性因素。
1、生理性原因部分人群如运动员或长期进行体力劳动的人,心脏泵血效率较高,静息心率可能低于正常值。此外,睡眠状态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也会自然减慢,通常无头晕、乏力等异常表现。
2、药物因素长期服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洋地黄类药物(如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等,可能抑制心脏传导系统或降低心肌细胞兴奋性,导致心率减慢。此类情况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治疗方案。
3、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机体代谢率,减弱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引起心率减慢,常伴有畏寒、水肿、皮肤干燥等症状。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替代治疗。
4、心脏疾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疾病,可能直接导致心脏起搏或传导功能异常。此外,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器质性病变也可能损伤心脏传导系统,需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安装心脏起搏器。
若发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且伴随晕厥、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日常应避免擅自服用可能影响心率的药物,定期监测心率和血压变化,遵医嘱完善相关检查并规范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