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正常的量通常为每次20~60毫升,具体存在个体差异,可能受内分泌、身体状况等因素影响。若经量明显偏离该范围,建议及时就医评估。
1、正常经量范围临床上通常认为整个经期总失血量在20~60毫升之间为正常。以卫生巾使用量估算,平均每天更换3~5片且不浸透整片为参考标准。若经期超过7天或总量超过80毫升,则可能属于月经过多。
2、内分泌因素影响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波动直接影响子宫内膜厚度。青春期卵巢功能未成熟或围绝经期激素下降时,可能出现经量减少;而黄体功能不全可能导致经期延长、经量增多。
3、身体状况影响体重过低(BMI<18.5)或体脂率过低可能引起经量减少甚至闭经。严重贫血患者因血红蛋白不足,可能出现经量代偿性减少。甲状腺功能异常也会干扰月经周期和经量。
4、药物及疾病因素长期服用避孕药可能使经量减少30%~50%,抗凝血药物则可能增加经量。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等器质性疾病可能导致经量增多,多囊卵巢综合征常伴随月经稀发。
月经周期中建议记录卫生巾更换频率和经血性状,避免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若连续3个月出现经量异常,或伴有严重痛经、血块过多等情况,需到妇科进行超声检查和性激素六项检测。日常保持均衡饮食,注意铁元素补充,有助于维持正常月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