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踝骨骨折多由外伤、骨质疏松或病理性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固定、药物或手术治疗。常见原因包括直接暴力撞击、高处坠落等外伤,或骨质疏松导致骨强度下降。若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外伤踝关节受到直接撞击、扭伤或高处坠落等暴力冲击时,可能造成胫骨远端、腓骨下端或距骨等部位骨折。此类患者常伴有明显皮下淤血、局部畸形和无法负重行走。需立即进行X线或CT检查评估骨折类型。
2、骨质疏松老年人群因骨密度降低,骨小梁结构破坏,可能因轻微外力如平地摔倒导致骨折。此类患者除局部症状外,常伴有全身多部位骨痛,需进行骨密度检测确诊,可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雷洛昔芬等抗骨质疏松药物。
3、病理性骨折骨肿瘤、骨髓炎等疾病导致骨质破坏时,可能引发自发性骨折。此类患者需通过MRI或病理活检明确原发病,针对肿瘤可进行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感染性疾病需使用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等抗生素治疗。
该损伤的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方案。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明显的粉碎性骨折需手术复位内固定。疼痛剧烈者可使用洛索洛芬钠、帕瑞昔布、氟比洛芬酯等镇痛药物。恢复期应进行踝泵运动、关节活动度训练等康复锻炼,配合超声波、红外线等物理治疗促进愈合。
发生踝部外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使用冰袋间断冷敷减轻肿胀。就医后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早负重。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定期复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若出现患肢麻木、皮肤苍白等血管神经损伤表现,需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