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失眠穴位有哪些

吕娅萍 中医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失眠时可以通过按摩或针灸特定的穴位来帮助缓解症状,常用的穴位包括神门穴、三阴交穴、安眠穴、内关穴以及百会穴等。这些穴位通过调节气血、宁心安神的作用改善睡眠质量。

1、神门穴

神门穴位于手腕横纹尺侧端凹陷处,属于手少阴心经的原穴。按摩此穴具有清心除烦、镇静安神的功效,可缓解因心火亢盛或心神不宁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每日用拇指按压3-5分钟,力度以局部酸胀为宜。

2、三阴交穴

三阴交位于内踝尖上3寸(四横指宽度),胫骨内侧缘后方,是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的交会穴。刺激该穴能调和肝脾肾三脏,改善阴虚火旺或气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尤其适合女性更年期失眠。可用艾条温和灸10-15分钟增强效果。

3、安眠穴

安眠穴位于耳垂后方凹陷与风池穴连线的中点处,是经外奇穴。按摩此穴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对入睡困难、易醒等症状有调节作用。可用食指指腹按揉2-3分钟,夜间睡前操作效果更佳。

4、内关穴

内关穴在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三横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属于手厥阴心包经,能宽胸理气、宁神和胃,适用于因胃肠不适或情绪波动引发的失眠。配合深呼吸时按压效果更明显。

5、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为督脉要穴。轻揉百会穴可升举阳气、平肝潜阳,对头痛头晕伴发的失眠有缓解作用。建议用掌心顺时针轻摩50-100次,避免用力过猛。

日常进行穴位按摩时可配合热水泡脚、听舒缓音乐等方法增强助眠效果。若长期失眠伴有日间困倦、记忆力下降等症状,需及时到中医科就诊,结合中药或针灸进行综合调理。自行按摩时注意保持指甲修剪圆润,避免损伤皮肤。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