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起疙瘩可能与接触过敏原、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原因有关,建议及时明确诱因并遵医嘱治疗。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机体接触致敏物质后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等表现。
1、接触过敏原过敏体质人群接触花粉、尘螨、动物毛发等物质时,可能引发皮肤过敏反应。患者常伴有瘙痒、红肿等症状,需立即远离过敏原,用清水清洁皮肤。若症状严重,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片等抗过敏药物。
2、食物过敏食用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后,体内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炎性介质,可能诱发皮肤风团样改变。需停止摄入可疑食物,多饮水促进代谢,必要时口服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缓解症状。
3、药物过敏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等药物可能导致皮肤出现红色斑丘疹,严重时可伴有呼吸困难。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药物进行抗过敏治疗。
出现过敏症状后需避免搔抓皮肤,穿着宽松棉质衣物。若出现喉头水肿、血压下降等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接受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抢救治疗。日常建议记录过敏日记,进行过敏原检测,有助于预防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