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气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江一平 中医消化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气虚可能是先天不足、过度劳累、久病体虚、饮食不当以及情绪失调等原因造成的。具体病因需结合个体情况综合分析。

1、先天不足

部分患者因父母体质较弱,或孕期营养不良、早产等因素,导致先天禀赋不足。这类人群脏腑功能较弱,气的生成和运行能力较差,容易出现气短、乏力等气虚表现。

2、过度劳累

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高强度脑力工作,可能过度消耗体内正气。中医认为“劳则气耗”,持续过劳会导致脾气受损,影响气血生化,出现倦怠、自汗等症状。

3、久病体虚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或重大手术后,机体正气持续耗损。疾病过程中脏腑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不足,易形成气阴两虚或气血两虚的体质状态。

4、饮食不当

长期偏食、节食或嗜食生冷油腻食物,会损伤脾胃运化功能。脾胃为后天之本,若不能正常运化水谷精微,会导致气血生化无源,出现食欲不振、大便溏薄等脾虚症状。

5、情绪失调

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中,会影响肝气疏泄功能。中医认为“忧思伤脾”,情志不畅会导致气机郁结,进而影响脾胃运化和气血生成,形成心脾两虚证候。

存在气虚症状时,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可适当增加山药、红枣等健脾益气的食物,但需注意脾胃虚弱者不宜过量进补。若伴有明显头晕、心悸或持续疲倦,应及时到中医科就诊,通过四诊合参辨证施治,可能需要使用补中益气丸、四君子汤等方剂调理。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