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刷牙需掌握科学的方法,通常包括选择合适的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控制刷牙时间、清洁舌苔以及定期更换牙刷等步骤,有助于维护口腔卫生。
1.选择合适的牙刷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刷头大小应与口腔匹配,避免过硬或过大的刷头损伤牙龈。儿童应选择儿童专用牙刷,成人可根据牙缝情况配合牙缝刷或单束刷清洁难刷部位。
2.采用巴氏刷牙法将刷毛与牙齿呈45度角朝向牙龈方向,小幅水平颤动清洁牙龈沟,再拂刷牙面。咬合面可来回短距离刷动,前牙内侧需竖立牙刷清洁。这种方法能有效清除牙菌斑,避免横刷法造成的楔状缺损。
3.控制刷牙时间每次刷牙应持续2-3分钟,确保每个牙面刷8-10次。可按照右上→左上→左下→右下的顺序分区清洁,避免遗漏。早晚各刷一次,晚间刷牙后不再进食。
4.清洁舌苔刷牙后用牙刷背面的舌苔刷或专用刮舌器,从舌根部向舌尖轻刮3-5次。舌苔堆积易滋生细菌,清洁可减少口臭风险,但需注意力度避免损伤味蕾。
5.定期更换牙刷建议每3个月更换新牙刷,刷毛外翻或根部变色时应立即更换。患病期间使用的牙刷康复后需丢弃,潮湿环境存放的牙刷易滋生细菌,建议保持干燥。
日常刷牙时可配合含氟牙膏增强防龋效果,刷牙后使用牙线清理邻面。若出现牙龈出血、牙齿敏感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检查。建议每半年接受专业口腔检查,必要时进行洁牙处理,维持口腔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