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心脏跳动次数通常为60-100次。但这一范围可能因年龄、体质、活动状态等因素存在个体差异。例如,婴幼儿心率普遍较快,新生儿可达120-140次/分,而长期运动的成年人静息心率可能低至50次/分左右。
心率受多种因素影响。运动、情绪激动或焦虑时,交感神经兴奋会导致心率增快,可能超过100次/分;睡眠或深度放松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可使心率降至60次/分以下。某些病理状态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贫血或心律失常疾病(如房颤、室上速)也会引起心率异常加快或减慢。部分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等可能降低心率,而阿托品、肾上腺素类药物则会暂时性提升心率。
若日常监测发现静息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尤其伴随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等检查。健康人群可通过规律锻炼、控制咖啡因摄入、保持情绪稳定等方式维持心率正常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