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晚上睡不着觉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心理压力、营养缺乏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昼夜节律调整延迟。睡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屏幕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打乱正常睡眠节律。此外,晚间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或暴饮暴食,可能造成胃肠不适影响入睡。
2、心理压力
学业负担过重、人际关系紧张等压力源可能引发焦虑情绪。部分青少年对失眠产生过度担忧,形成"失眠-焦虑-更难入睡"的恶性循环,这种情况可能伴随心慌、多汗等自主神经紊乱症状,严重时需警惕焦虑症的可能。
3、营养缺乏
挑食或节食可能导致钙、镁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这些元素参与神经传导和肌肉放松,缺乏时易出现入睡困难。长期失眠可能诱发缺铁性贫血,出现头晕、乏力等伴随症状,可通过血常规检查确诊。
建议保持规律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产品,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若调整生活方式后仍持续失眠超过2周,应及时到精神心理科或神经内科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必要时在指导下使用安神补脑液、阿普唑仑片等药物改善睡眠。